近期,我省多地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各地各部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涌现出一大批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表彰先进、鼓舞士气,进一步推动全省防汛工作深入开展,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对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党支部书记江长意,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西安市临潼区(含穆寨街道)等在防汛救灾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西安市临潼区
机制创新的“排头兵”
近期,面对复杂多变的汛情形势,西安市临潼区积极探索、精准施策,全面贯彻落实防汛“四项机制”,在防汛工作中展现出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扎实的责任担当。其中,穆寨街道在7月19日至20日,24小时内遭遇218.6毫米强降雨,穆寨街道办事处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区防办关于防汛工作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六个一”(预警叫一遍,雨前走一遍,雨中见一面,雨后捋一遍,一把手守一线)应对措施,确保辖区群众安全度汛。
健全预警监测应答机制,筑牢“千里眼”防线。临潼区气象部门预测7月19日至20日即将遭遇强对流天气,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批示指示做好预警叫应和防范应对准备。穆寨街办深刻认识到“早预警、早准备”的重要性,通过村村通广播、LED显示屏、微信群等渠道,提醒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同时,组织包村包组干部走访入户,形成二次提醒,将预警信息精准传递到村、到户、到人。
落实全链条包抓责任机制,织密“层层守护网”。临潼区严格落实四级防汛包抓责任制度,深入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7月18日强降雨调度会结束后,23名区级领导全部下沉一线实地督导各街办防汛工作。包抓穆寨的副区长深入穆寨街道一线,重点督导预警信息传递、人员联络畅通等情况并现场查看地质灾害点,抽查重点点位叫应责任人叫应情况,确保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同时,充分发动街办和村组力量,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防汛工作格局,让每一处风险点都有人盯守、每一项措施都有人落实。
完善“撤封控”管理机制,打造“快速反应部队”。穆寨街办坚持把提前转移避险作为避免人员伤亡的最关键、最有效措施,扎实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体系和包保责任,7月18日16时果断转移安置地质灾害点及涉险区域群众53户100人,并迅速落实区防办安排部署,封控203县道、东门路、西黄路等重点路段,对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实施封闭管理,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防范措施。
强化隐患排查整治机制,筑牢“安全防火墙”。坚持“雨情即命令、预警即行动”,19日20时区委书记、区长进行调度指挥,街道办全员上阵。动员群众雨前自查,清理排水设施、加固薄弱部位;村组干部全面检查辖区重点部位,发现问题即时处置;街办各科室结合职责分工和包村任务,在群众、村组排查基础上开展复查工作,对短期内难以整改的隐患,设置警示标志,制定临时防护措施,动态监测风险变化,从源头上降低险情发生概率。
临潼区“四项机制”,将预警、责任、封控、排查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防汛工作体系,为应对汛情提供了坚实保障,穆寨街办以迅速行动与严密措施,彰显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担当,为防汛工作提供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