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高质量开展,我省各地多点发力,健全完善责任体系、排查整治问题隐患、精准执法督导帮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安康市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采取“五强五化”的办法,全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强学习,推动目标任务清单化
深入学习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切实把握治本攻坚本质精神,确立2025年“消存量、遏增量、提质量、建机制”12字目标任务。结合全市实际,认真梳理“十大行动”工作任务,印发2025年度工作任务台账,细化分解为11个方面35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管理、台账推进。注重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工作指导,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辖区方案和行业系统子方案学习,落实“一件事一个部门牵头”责任。制定具有地方特点、行业特点的年度任务台账清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强监管,推动工作落实具体化
聚焦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按照“大安全稳、大应急强”的思路,持续打出系列具体“组合拳”。狠抓人员素质治本,紧盯企业“关键少数”,邀请安全生产专家扎实上好新年复工复产第一课,全面加强企业“三岗”人员培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突出“全员扩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行业系统会议和企业安全生产会议,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和应急逃生演练,不断提高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注重工程治本,加大政府和企业投入,不断加快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改造,提升本质安全。加强示范引领治本,制定安全生产“三化三制”全面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培优树模,抓点带面,提升安全工作整体水平。全力实施攻坚,针对“四个责任落实”问题,印发“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春节、两会等重大节假日、重点时段和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实行“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启动多轮次安全生产督查检查、专项整治和夜查行动,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强督导,推动隐患查治常态化
进一步强化“专班统筹、部门推进、县区负责、企业落实”,采取“督政”与“查企”相结合、省市县一体督查、依靠专家详查等方式,常态化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的帮扶服务和协调指导力度,不断推动部门提高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质效,推动企业提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主动性。严格落实重事故隐患闭环管理、动态清零要求,对2024年存量重大事故隐患点对点挂牌督办;对2025年新排查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工作台账,实行照单问进度、促整改;对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照每季度抽查县(市、区)不低于30%和每个县(市、区)排查重大事故隐患总量不低于10%的比例,随机开展“回头看”复核,逐一对单看整改、举一反三找问题,不断增强抓工作的现场感和穿透力,坚决防止企业假整改、整改不彻底和死灰复燃现象发生。
强创新,推动机制建立特色化
充分运用已建立的点对点提醒、面对面约谈、点名道姓通报、定期挂牌督办和联席会议、信息报送、晾晒通报等工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调查研究,压茬推进“十大行动”。聚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印发《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机制》;聚焦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印发《安康市重大事故隐患全链条管理暂行制度》,着力从排查、判定、移交、帮扶、整治、挂牌督办、销号、立案、问责、建档、信息录入等方面作出全面规范管理;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运用,推动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题库,实施重大事故隐患“逢训必测、逢查必教”机制;聚焦治本攻坚齐抓攻坚,大力推进治本攻坚工作职责履行述职和点评机制,积极落实“一件事”全链条管理,力求形成“一县一特色、一行业领域一特色”的安康治本攻坚经验。
强调度,推动信息填报高效化
坚持“务实工作+信息系统填报”和“工作干了才有填的”思路,落实专人负责制。利用联络员会议和微信工作群,加强工作交流,着力提高填报质量。对督查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求在发现后3个工作日内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对整改即将到期的重大事故隐患,常态化点对点提醒,督促整改和录入。运用《应急管理动态(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刊)》,每月刊发各级各部门治本攻坚工作动态,推出基层好做法好经验,通报信息系统填报情况,曝光典型案例。对重大事故隐患未全量录入的,全市予以通报并实行市级挂牌督办,全面做好隐患督办、复盘、问责和落实工作,推动各级各部门提高信息录入率。对填报质量不高、录入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律实行约谈、通报。